第137章 昭襄王!昭襄王!【4k一更,求_千年世家: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
第二书包 > 千年世家: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> 第137章 昭襄王!昭襄王!【4k一更,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7章 昭襄王!昭襄王!【4k一更,求

  第137章昭襄王!昭襄王!【4k一更,求订阅】

  台下的众多臣子望着台上这位意气风发的秦王,心中多少是有些不在意的。

  他们心里的想法与六国之君之前的想法一模一样,不过是换了一位秦王而已。

  难道换了一位更年轻的秦王,就能够改变现如今朝堂之上的局势么?

  他们这些真正掌握了权势的人会用手中的权势告诉他,不能。

  哪怕是秦王在朝臣的手中,也只是一个傀儡。

  当然了——

  如果真的是如同孝公那样强势的君王,他们这些人倒是也没有什么办法。

  但问题是,眼前之人会是那么强势的君王么?

  他们都不这样认为。

  所有的朝臣中,唯有站在最顶端的“三师”“三公”这几位过往的辅国之臣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,这位新继位的新王到底是一个多么恐怖的王

  昭襄王六年,号称战国超长时待机战斗机、战国大魔王、战国最令人恐惧的国君、秦国强盛的奠基者和掘墓人、秦国历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、秦国一统必不可少的一块拼图的秦昭襄王嬴稷,正式登上了“历史的舞台”。

  他开始掌权了。

  并且在即位之初就初步的改变了秦国的官职,将原本位于最巅峰之一的“大良造”变成了和十几个人同等阶级的官位。

  其次,设立了“三师”与“三公”。

  起初,人们没有在意这个小小的变化。

  不过是新登基大的王想要炫耀自己手中的权利罢了,君不见他虽然设立了凌驾于大良造之上的官职,并且设立了左右国相,但这掌握权力的人依旧是当初的辅国之人?

  甚至一点都没有改变。

  而有心之人则是从其中看到了这官职的变化,这是一个十分微小的信号,但对于那些隐藏在暗中已经等待了十几年的人来说,这就像是惊雷一般响彻。

  秦王用一种非常克制的手段,在限制“陈氏”的权力。

  在原本只有一位国相的情况下,哪怕是苏秦加上张仪两个人绑在一起都是不够陈慎一个人顶的,但假如国相变成了两个呢?

  自然而然的,就可以有另外一个人,另外一股势力成为“国相”,瓜分原本只属于陈慎一个人的权力。

  而且,担任国相的这个人甚至可以慢慢的蚕食陈慎的权力。

  这是完全可以的。

  虽然在名义上右相比左相尊贵的多,但也并不是没有左相的权势超过右相的,只要坐在王座上的那个人愿意,一切都不是问题。

  比如在始皇时期的“李斯”一样。

  李斯最开始只是廷尉而已,但身为九卿的他权势已然隐隐约约能够与三公相提并论,而等到他成为了左相之后,他的手中权力更是超越了右相。

  在那个时候,人们甚至已经不记得右相的名字了。

  当然,在昭襄王这个时期,左相即便再怎么强横,也不会越过右相太多,毕竟右相位置上的人在这里呢。

  陈氏陈慎。

  这四个字便已经是一个金字的招牌了。

  可即便说了这么多,也不能够阻止一个事情,那就是“王上刻意的瓜分陈氏的权利”,甚至将这些权力分给其他人

  “攻陈之盟”的人已经蛰伏了几十年了,从当年孝公晚年的时候开始,一直到现如今已经昭襄王六年了!

  整整三个时代啊!

  即便是石头在洪流之下都会被冲刷的发光,更何况是这些“攻陈之盟”的人们呢?

  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坚守着,而直到今日他们看到了希望。

  胜利的希望!

  昭襄王七年的春天如约来临,在这个春天不知为何秦国内突然发生了许多的灾害。

  或者说不仅仅是秦国,而是七国所有国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害,其中只是秦国的灾害最为严重罢了。

  洪灾、旱灾、蝗灾,三个灾害轮流而来。

  也幸亏早在许多年前,秦国就一直默默的收购着六国贵族的粮食,以一种很高的价格。

  而在发生了这些灾害的时候,朝堂上下也是反应十分迅速的开始赈灾。

  不是没有人有质疑。

  他们觉着这些粮食给那些人用就是浪费粮食,因为他们想要用这些粮食来发动更多的战争。

  当然,提出来这些意见的人刚刚说出口就被脾气暴躁的陈瞻给揍了一顿,牙都打掉了四五个

  而在上面看着的嬴稷也没有拉架,只是在那人状告陈瞻的时候,略微有些敷衍的说了两句便过去了。

  至于其他的臣子?

  其他的大臣们脸上都带着些许平和,像是什么都不在意一样,只是笑着看着这一幕的发生。

  他们同样认为这个人该奏。

  但更多的是,他们想要看陈瞻脑子发昏。

  如今朝堂上陈氏已经把控了如此多的力量,若是陈氏的嫡次子也是一个心机深沉的老狐狸,那他们该怎么玩得过陈氏呢?

  章台宫后殿

  嬴稷坐在大殿中,眉宇中蕴藏着几分笑意。

  他看着黑冰台的人送上来的情报,一边抿了一口茶水,一边笑着说道:“黑冰台那边都查到了什么?”

  一旁的内侍连忙开口道:“启禀王上,周天子在回到“巩”之后,悲愤之下吐血,如今正躺在床榻之上不敢下床。”

  “其余六国对此虎视眈眈。”

  “楚王似乎召集了国内的一些“灵巫”之类的,想要借此来汇聚凝聚在九鼎之上的气运。”

  嬴稷微微点头,轻轻的叹了口气,将手中的竹简铺在了桌子上。

  “天下啊。”

  他微微的眯着眼睛,准备趁着这个机会,发动战争。

  如今楚国、齐国实力不算强大,但却占据了那么多的土地,这让嬴稷十分不满。

  他需要更多的土地,秦国的国人需要更多的土地。

  他未来的计划,也需要更多的土地!

  昭襄王六年秋。

  在天下大旱,灾情不断的情况下,秦王嬴稷悍然发动了战争,并且不是对一个国家的战争。

 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联合起来的。

  总而言之,天下人看到的结果是:秦国赵国合盟,攻打韩;秦国燕国合盟,攻打齐;秦国魏国合盟攻打楚国。

  三线作战!

  这是一个十分疯狂,几乎所有人看了都觉着不可思议的作战计划。

  但这个疯狂的作战计划,真的就实行了

  昭襄王六年的秋天是一个疯狂的秋天,哪怕是后来的昭襄王再次想起来这个时间点的时候,也同样被自己的疯狂给震惊的咂舌,并且表示再来一次的话自己肯定不会这么的疯狂了。

  但,那个时候陪伴在昭襄王身边的人则是清楚的告诉了他。

  即便事情再发生一次,你也依旧会这个样子做的,因为你就是这样一个疯狂而又令人畏惧的王。

  赵国,都城邯郸。

  赵惠文王看着面前站着、脸上带着质疑和困惑的肥义,脸上带着些许无奈:“你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着孤,孤同样也很困惑,为何孤会同意嬴稷这么疯狂的想法。”

  他扶额叹气说道:“这个时候,六国之间本应该联合起来对抗秦国的,但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落后啊。”

  赵惠文王背着手,站在那里,身影中带着些许孤寂:“若是我不同意与秦国合作,与嬴稷合作,伱信不信嬴稷转过身去就会联系韩王,与他联手一起攻打我们赵国?”

  “赵国的实力的确强大,但却并没有那么强大”

  “这一点,你一定要知道啊。”

  奉阳君李兑同样是冷声开口:“王上说的对,如此纷乱之世,不是你进就是我退。”

  “哪怕是与虎谋皮,我们也要成为与虎一起共谋的那个人,而不是成为被人谋的“皮”啊。”

  肥义见这两个人的意见十分统一,便也没有再说什么,只是说道:“既然王上与奉阳君都这么认为了,那么便是按照王上与奉阳君的想法来吧。”

  “我虽然不能够做什么,但一定保证好奉阳君的粮草等杂务,不让这些影响到奉阳君。”

  赵惠文王更是开口说道:“无论如何,一定不能够在这一次的战争中露怯!”

  他的声音中带着难得的狰狞,这是一位仁和的君王,在战国时期也算是最有仁义之名的一位了,很少见到他用这种恶狠狠的、狰狞的语气开口说什么。

  “不能让秦国看出来赵国的虚弱!”

  是的。

  刚刚结束政变,平了原太子赵章之乱,围困饿死了他父亲赵武灵王的赵国,正在处于一个虚弱的时期。

  当然了,即便是虚弱的他们也十分强大。

  燕国

  燕昭王看着站在台下的乐毅,与赵国不同,燕国之所以会统一秦国的提议,是因为乐毅的“支持”,或者说已经不能够算是支持了,而是鼎力相助。

  他轻声问道:“乐卿,你为何坚持要与秦国合盟呢?”

  乐毅只是微微一笑,他看着悬挂在燕昭王身后的堪舆图,笑着说道:“王上,秦国与齐国并没有相邻,您觉着他为何会与我们合盟攻打齐国呢?”

  燕昭王微微一愣,他其实也好奇这个事情。

  乐毅却没有丝毫的意外,指着燕的某处地方说道:“秦国想要这里的城池啊。”

  他摇头叹气:“所以,秦国答应与我们合盟攻打齐国,等到打下来了齐国,他们便是会以此作为交换,将他们在秦国的利益全部都送给我们,而换取燕国的这里。”

  乐毅说道:“秦国处于边陲之地,这里不仅仅是苦寒,更是受到很多限制的地方。”

  “他们想要吞并天下,就必须是在西方如同一只猛虎一般,一口口的将天下吞食个干净。”

  燕昭王一顿,他看着乐毅说道:“那我们不应当是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么?”

  “为何反而是与他联合起来对付齐国了?”

  乐毅再次叹了口气,指着齐国的某处说道:“这里对于齐国来说可有可无,但对于燕国来说却是一个战略要地,若是能够拿下来这里,燕国便可以形成大势。”

  “南下吞并群雄的大势!”

  他的声音十分肃穆,像是在说什么玄学一样:“如今天下,有能力兼并天下的唯有四个国家。”

  “首当其冲的便是秦国。”

  “秦国经过商鞅变法、孝公、惠文王两位雄才大略的王者,更是有陈野、陈慎、陈瞻这几位大才,兼之这位新出世的秦王,已然形成了不可逆的大势,东出吞并群雄的猛虎之势!”

  “虎啸山林间,天下几乎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了。”

  “其次便是燕、赵、齐这三个国家了。”

  乐毅眯着眼睛:“其中燕、齐这两者与秦国一样,都处于四角边陲,虽然苦寒,但却更容易发展,也更容易聚“势”,而“势”与“气”一旦形成,便是无法阻挡的。”

  “至于赵国。”

  他有些踌躇的说道:“赵国的强大是被秦国之气给带动的,但也正是因为有秦国在,他们的“势”才没有形成,因为旁边有一个更加恐怖的秦国在!”

  乐毅说道:“这里,对于燕国来说,如同巴蜀之地对于秦国一样!”

  “燕国势在必得!”

  燕昭王听着乐毅的分析,虽然没有听得太懂,但却依旧点了点头:“便按照乐卿的意思去做吧!”

  魏国,大梁

  魏王没有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,在魏国内也没有人能够反抗他。

  唯有大殿中的两个孩童坐在那里,其中一个脸上带着丝丝缕缕的惆怅。

  他不无感慨的说道:“天下诸国被利益所惑,不得不配合着秦国饕餮而食天下,秦国的那位王,当真是雄才啊!”

  这孩子的身边,另外一个看着大一些的孩子脸上带着迷茫:“无忌,你在说什么?”

  无忌!魏无忌!

  魏无忌抬起头,看着自己的兄长微微摇了摇头:“没呢,我在说秦王真的是好威风哦。”

  “父亲也很威风!”

  昭襄王六年秋,战争爆发了。

  七国就如同之前所预料的一样,有一点点的火星子就能够爆炸。

  他们打了起来。

  而这一切便是由一个人一手挑起的。

  昭襄王,嬴稷。

  而目睹了这一场战争的天下贤才们,纷纷感慨,他们看到了属于昭襄王的时代即将来临。

  或者说已经来临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raw9.com。第二书包手机版:https://m.draw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